欢迎来到特产内参!
产业振兴为保障,城乡发展著华章。
近年来,浦北县聚焦产业发展需求,奋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加快城乡深度融合发展,累累硕果跃然眼前:入选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全国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县、国家级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县,《破解生态领域“九龙治水”瓶颈顽疾机制》获评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优秀案例,浦北陈皮列入首批《广西道地药材目录》,陈皮和大红柑现代农业产业园入选自治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项目,浦北县被认定为广西妃子笑荔枝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壮美画卷正在浦北大地上徐徐铺展。
党建引领——
释放活力推动发展
眼下正是初秋时节,但在浦北县官垌镇大岸村八角种植基地,阳光依旧火辣辣地照耀着。青山如黛,蓝天如洗,清风如歌,空气中飘浮着沁人心脾的八角清香。大岸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黎华汗流满面地扛着一袋八角走向停在路旁的车子。“八角是大岸村的主导产业,也是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八角种植。”黎华姑娘一边擦着汗水一边说,俊俏的脸蛋白里透红。
该县不折不扣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要求。有声有色激励干部增强干事创业精气神。有的放矢地组织开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以实绩论英雄”系列擂台赛,营造“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激励全县各级领导干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各项任务落地见效。再接再厉发挥“党支部+”引领带动作用。通过建立“党支部+合作社”“党支部+农民专业合作社”“党支部+农业龙头企业”等模式,有力有效推动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就业问题。
产业强县——
深挖潜能促进发展
“今年开春,我们合作社在去年的基础上,加大推广力度,提升服务水平,早早生产香米1180多吨,综合产值达800余万元。”在浦北县特色香米主产区乐民镇,桂宏农牧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薛儒勇笑容满面地介绍情况。
浦北县地处六万大山余脉,是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虽然只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但也是广西产粮大县之一。该县着力构建“田长+网格”耕地保护网格体系,粮食生产连续保持面积、总产“两个增长”,获评全区粮食生产激励县。同时,全力打造主导特色产业。以工业化理念、产业化思维,加快推动陈皮、编织、官垌鱼等特色产业提质增效。以“陈皮+”模式,加快产业融合,推动陈皮产业与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陈皮品牌,举全县之力将陈皮产业打造成为乡村振兴第一亮点,坚定不移向百亿产业迈进。严格落实落细联农带农机制。引进和培育特色优势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制定七项优先支持措施,做大做强市场主体,健全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引导各类涉农经营主体将脱贫户、监测对象组织起来,通过八项带动举措,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让脱贫群众更多分享产业发展各环节的红利,持续增收致富。
生态宜居——
优化环境助力发展
徜徉在浦北县白石水镇良田村景区,一派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这是一个集休闲农业、文化娱乐业、康养产业、美食餐饮业等业态于一体的美丽乡村,这里四季花果飘香,既充满了浓浓的乡土气息,又散发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韵味。这里是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国家森林乡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像良田村这样的村屯还有很多。这是浦北县持续不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带来的新气象新风貌。该县在建成一批集中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厕所革命”,新改建卫生厕所数量千余座,全县卫生厕所普及率高达98%以上。除此之外,该县在谋划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过程中,精心布局,将全域旅游创建与乡村风貌提升工作有机结合,按照“民房变客房、产品变礼品、乡村皆景点、村民都参与”的思路,坚持“一个村庄一个规划,一个村庄一张图纸”的办法推进美丽村屯景点化,全县共培育特色示范村屯390多个。立足绿色生态资源禀赋,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紧密围绕“生态浦北、康养胜地”目标要求,加强生态建设,提升环境质量。进一步加大植树造林力度,绿色浦北森林覆盖率提升至77.92%。与此同时,加快推进马江河县城段、武利江白石水段、南流江浦北段等河流防洪治理工程建设及水环境治理,提升县域生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