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特产内参!
王敬国,1969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1986年考入伊盟农牧学校,1990年7月参加工作。畜牧师,执业兽医师,是一位奋斗在基层一线的老畜牧人。
从参加工作起,他就一直在畜牧兽医工作中担当疫病防控、家畜改良、技术推广工作,2004年度获得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基层动物防疫先进集体。作为畜牧改良组成员,王敬国处处以身作则,在工作中勇挑重担,坚持亲自干、带头干;作为专业技术人员,他常年奔波在一线,致力于畜牧改良技术推广,到2021年,他改良良种奶牛万余头以上,将原本产奶3000公斤奶牛提升到5000公斤以上,每头牛为养殖户增收3000—4000元。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他参加肉羊高效繁育技术集成应用研究项目,参与基层养殖户和养殖场技术推广,圆满完成工作,获得自治区农牧业丰收奖二等奖。2013年11月至2014年12月,他参加全旗绒山羊品种改良、肉羊纯繁与杂交改良技术推广应用及同期发情、人工授精技术应用,全面完成工作任务。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参加全旗干部下基层活动中,他不仅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还荣获2015年度、2016年度优秀队员称号。2017年,他参与鉴定种畜、建立系谱档案1000头只,完成羊人工输精1521只、胚胎移植373头只。2019年,他在农村牧区现代畜牧业技术服务工作中,成绩突出,被授予全市“优秀畜牧科技工作者”称号。
作为一名农牧业农村牧区工作战线上的共产党人,初心红,为三农是他一直坚定的信念。正是在这种信念的激励下,当党和国家需要他的时刻,他义不容辞、挺身而出。2020年年初,新冠疫情来势汹汹,他放弃春节假期,服从单位统一调配,参与平房区堵卡工作,他深知“一个卡点就是一堵‘防控墙’”,在近一个月的堵卡中,坚守阵地、严防严控,切实守护一方安全。
因工作需要,2020年3月至2021年5月,他再次参加驻村工作,担任展旦召苏木道劳哈勒正村第一书记,又挑起了脱贫攻坚的重任。
如今,王敬国在基层畜牧岗位工作已经30余年了,工作苦累、重复、甚至存在感染危险,但是他无怨无悔,对工作始终充满着热爱。他常说:“上边千根线,下面一根针,工作要做好只能靠实干。”语言朴实无华、简单平淡,但背后正体现着一名“三农”工作者的务实与敬业,彰显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他说“我的舞台就是羊舍、牛舍,就在农牧民群众之中。以后,我还是在一线,以科学技术研究推广为己任,争当‘三牛’精神的实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