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特产内参!
近日,湘漓镇义和村委小水田自然村的180多亩水稻成熟,土地流转、机械化收割为丰收再添动能。
金黄的稻穗随风摇曳,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一台收割机穿梭其间,伴随着轰鸣声高效完成收割、脱粒等工序,颗粒饱满的稻谷源源不断地涌入粮箱。湘漓镇义和村委小水田自然村水稻种植大户唐荣奇说:“现在主要是用的是机械化插秧和收割,这样既能提高生产效率,又能节约时间。这180多亩地,3天左右就可以收割完了。”



“我们驻村以来,发现村民耕地比较分散,人均种植面积很低。于是就跟村委商量进行土地流转。其中义和村委的三个自然村共流转400亩土地用于种植水稻。流转后的水稻单产量每亩提高到200斤左右,流转之后总产量约240吨。这个过程中,机械化程度普遍提高,比如说插秧就用插秧机,施药就用无人机,收割就用收割机。”湘漓镇义和村驻村第一书记蒋纯华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