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特产内参!
这个秋天,黑龙江“冷水鱼”大获丰收。大银鱼——是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的特产,一筐筐晶莹剔透的大银鱼在阳光下闪着光。2025年,杜尔伯特大银鱼产量首次突破2000吨,成为当地渔业增效、渔民增收的“白金产业”。
连环湖渔业有限公司火烧黑分场,10万亩水域预计生产240吨大银鱼,比去年增长60%还多,场长金锋揭秘好收成的关键:“去年秋天,县政府和企业一起掏了200多万元,购买5000多万立方水抬高湖区越冬水位,给大银鱼营造了更舒服的‘产卵房’。 ”
10月16日早上7时30分,大龙虎泡上百艘渔船齐开工,江苏经销商王玉峰早早就守在岸边。他连续8年往这跑,就认准这儿的大银鱼:“量多还新鲜,消费者一眼就认!,收完冻好,这些银鱼就能发往全国。”
银鱼捕捞作业现场(李彦杰 摄)
能养出这么好的银鱼,杜尔伯特的好生态是“硬招牌”。作为黑龙江的水产大县,该县握着154万亩可养殖水面,95%以上都是大中型湖泊,优质的天然冷水给大银鱼搭了个“宜居窝”。县水产总站站长梁辉自豪地说:“为了适应北方的冷环境和水资源,这儿的银鱼品质、规格都好,论品质和卖相,在全国都是顶尖的!”
满载而归的大银鱼(李彦杰 摄)
杜尔伯特能成“银鱼大户”,靠的是实打实的生态优势。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该县就抓住“太湖银鱼全国推广”的机会,如今建成“科学育苗—生态养殖—规范捕捞—精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这一养就是30年。现在,这里的大银鱼不仅卖遍北京、上海、广州,还远销新加坡、美国和欧洲。
县水产总站站长梁辉算过账:“今年大银鱼湖边价就到4.8万元-5万元一吨,合24元-25元一斤。你看常规的四大家鱼,塘边价能到10块钱一斤就不错了。而且大银鱼当年养当年就能见效,常规鱼至少要两三年才能收获。”
早在2016年,杜尔伯特县就拿下了“中国大银鱼第一县”的称号,在全国市场能优先定价。到2025年,全县近70万亩水域养银鱼,产量破2000吨,产值超1亿元,占全县水产总值的10%——既让渔民的钱包鼓了起来,也把当地的水资源优势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经济优势。(来源:杜尔伯特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