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特产内参!
小金藏名“赞拉”,旧称懋功,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阿坝州南端,幅员5571平方公里,辖18个乡镇111个村(居)委会,有藏羌回汉等各族群众7.6万余人,其中嘉绒藏族占64%,是嘉绒藏族主要聚居区。属典型高山峡谷地貌,有耕地12.73万亩。县城美兴镇海拔2367米,距成都252公里,距马尔康143公里。美丽的自然风光、厚重的红色文化、浓郁的民俗风情、生态的农特产品是小金特有的“4张名片”。
近年来,小金紧扣“川西北阿坝生态示范区”部署,立足地理环境特点和农业生态优势,打生态牌,走特色路,以现代农业园区为平台,以打造抚边河绿色蔬菜产业带为主线,以建成“高原特色生态果蔬生产地”为目标,多面齐抓、统筹推进,高山蔬菜产业得到了加快发展,成为我县五大农业主导产业之一,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目前,建成各类现代农业园区7个(其中省四星级1个)。全县高山生态蔬菜种植2.9万亩,年产蔬菜7.6万吨。已成功建设为“川菜直供港澳基地试点建设县”“四川省蔬菜(食用菌)生产重点县”。2023年,小金县蔬菜现代农业园区成为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食用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
一、强化“四个支撑”,推动现代农业园区能级提升
坚持把现代农业园区作为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载体,切实抓牢抓实,做到四个强力支撑。一是强化领导支撑。把蔬菜产业发展列为全县农业产业发展重点工作,成立以县委书记、县长为双组长的现代农业园区领导小组。编制《小金县蔬菜产业“一业一策”健康发展实施意见》《小金县发展壮大农业产业扶持办法》《现代农业园区管理办法》《小金县高山蔬菜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管理运营暂行办法》等规章制度。强化园区规划执行,努力建成基础设施完善、辐射带动力强的产业基地。二是强化规划支撑。编制实施《小金县现代农业园区总体规划》《小金县高山蔬菜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规划》。建成标准化生产基地1万亩、现代农业产业园区8000亩,年种植面积稳定在2.9万亩以上,初加工率90%以上、园区冷链配套率达100%,使用率达100%。三是强化设施支撑。2023年以来,投资2000余万元,实施水利项目5个,提升3000余亩耕地灌溉。实施田间道路加宽项目2个,改扩建田间道路80公里,建成标准化蔬菜种植基地8000亩、新品种试验基地30亩、育苗大棚8000平方米。高标准打造600亩智能化、数字化设施蔬菜大棚,建设冷链物流中心蔬菜加工中心6处,基地建设达到标准化、规范化要求。四是强化科技支撑。与四川省农科院、四川农业大学等机构开展合作,设立园区专家服务站,依托专家技术团队,优化了园区技术服务支撑。安装太阳能杀虫灯1000余盏、色板防控10万张,物理防虫防病技术覆盖率达100%,构建了科学合理的绿色防控体系。建成信息化平台1个,安装基地监控20个、田间气象站5座、土壤墒情等设备20余台,园区信息化覆盖率达到85.7%,园区科技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
二、坚持“四化联动”,推动高山蔬菜产业提质增效
坚持把现代农业园区作为带动农业产业发展的引领区,不断提高农业产业质效。一是生产标准化。整合农业、交通、旅游、经信、发改、林草等项目资金1.96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0.6万亩、新品种实验基地2个、良种示范推广基地3个、蔬菜种植基地0.8万亩。制发莴笋、生菜等标准化生产规程5个,建立产品安全质量检测和追溯体系,园区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100%。建成县级农产品加工和冷链物流中心1处、乡村级商品化处理和冷藏库5处,容量2300吨,有冷藏车20台,长期合作冷链运输企业5家,园区冷链配套率达100%,使用率达100%。依靠“卖得好”倒逼“种得好”“养得好”,增加小金原产地、原生态、原滋味等“原字号”农产品附加值。二是品牌价值化。深入实施“农业品牌战略”,现有注册涉农商标74个,蔬菜涉农商标3个,获得“小金出品”品牌授权52家、获得“净土阿坝”品牌授权4家。认证绿色有机食品5个,全球良好农业规范认证(GAP)基地1个、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连锁品牌采购商审核备案基地1个、直供港澳备案及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基地1个、盒马鲜生命名的盒马基地2个。三是品质生态化。出台《小金县壮大农业产业扶持办法》,强化“一控、两减、三基本”,推广测土配方施肥1.8万亩,水肥一体化示范800亩,认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2.4万亩,核心区8000亩通过无公害整体认证,完成测土配方施肥8000亩,按照区域品牌+企业品牌的发展模式,加快品牌建设,确保农副产品“安全、生态、美味”。四是营销多元化。坚持龙头企业带动,产品销售采取省内+省外,商超+配送等多种渠道组成。其产品主要销往成都、重庆、福建、上海等地。渠道主要有盆满园、肯德基、麦当劳、盒马鲜生等品牌商。种植户实现收入5040万元,吸纳就业1020人,工资收入1468万元。
三、创新“三园融合”,推动群众充分受益稳定增收
坚持把现代农业园区作为带动群众稳定增收的新引擎,积极探索推广“园区+”模式。一是“园区+龙头企业+农户”模式。引进开源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等龙头企业入驻园区,通过“基地生产+委托农户+订单种植”方式,辐射带动群众发展蔬菜产业,增加群众收入。目前园区吸纳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培育州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培育了国家级示范合作社1家、县级示范以上家庭农场9家。二是“园区+协会+农户”模式。鼓励农民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等形式参与园区合作,引导农户通过提供劳务等形式共享园区发展,不断开拓群众增收渠道。目前,20余家入园合作社社员人均年增收3600元以上,园区吸收400余人就业,年人均劳务收入1.8万元。三是“园区+农旅+农商”模式。充分发挥园区资源要素集聚作用,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发展高山蔬菜产业园区益农信息社21家。围绕两河口会议纪念地4A景区、玛嘉沟3A级景区、粮台村红色文化3A级景区,发展园区现代农业观光区、现代蔬菜种植科教区,带动发展特色农家乐40余家,年接待旅游观光2万人次,实现旅游和特色农产品收入1.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