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特产内参!
山谷间,清泉潺潺流淌,奏响悦耳音符;梯田内,稻螺和谐共生,勾勒丰收盛景。这是融水苗族自治县拱洞乡的80后青年滚荣清返乡创业7年多,打造的三连瀑布农业观光休闲园区。该园区通过“稻螺种养+文旅融合”产业模式,带动群众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11月21日,记者跟随市渔业技术推广站(以下简称“市渔业站”)技术人员来到该园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气势磅礴的三级瀑布。水流自高处倾泻而下,水花飞溅。瀑布周边,藤蔓缠绕,植被郁郁葱葱。沿着山谷前行,露营基地、垂钓场、观望星空场等休闲区分布其间,错落有致。
游客参与摸螺蛳活动
山谷的另一侧,是层层叠叠的梯田。在刚收割完水稻的梯田里,田螺纷纷探出头来。在田螺加工车间,工人们正熟练地进行清洗、筛选、去壳、煮熟、包装,一袋袋螺蛳肉成品将被送往柳州螺蛳粉生产企业。
今年35岁的滚荣清曾经和家人在贵州等地务工,他说,2017年以来,在市渔业站、拱洞乡政府等多方支持下,他回到家乡与村里的年轻人进山开荒,将这片荒芜的山谷逐渐打造成如今的模样。
“带壳田螺的批发价约5元/斤,加工后的螺肉约20元/斤,产品供不应求。”滚荣清说,目前,该园区的稻螺种养面积已有1200多亩。按照亩产田螺1000斤、水稻500斤计算,除去成本,每亩利润约2000元。同时,通过“公司+村集体+农户”的合作模式,他成功带动周边约4000户村民参与稻螺种养产业。该园区田螺年产量达120万斤,预计年产值约600万元。
市渔业站站长文衍红介绍,该园区的发展得益于独特的养殖模式和优越的自然条件。经过多年的实验与探索,他们养殖的田螺壳薄肉脆,没有土腥味。近年来,柳州市大力推行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稻田里,鱼、虾、螺分区培育,科学管理。灌溉稻田的活水与鱼、虾、螺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共生系统,不仅稳定了水稻产量,还增加了优质水产品的供给,同时降低了化肥、农药的使用,实现了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多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