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特产内参!
“由于去年老树柑果卖得好价钱,现在这片老树林被宠得不得了,树主三天两头往这儿跑,特别是这棵73岁的老柑树,被看管成“孙子”一样,甚至比孙子还溺爱,生怕丢了似的。”去年11月份采访老树林认识的广西浦北县龙门镇茅家村村党总支部书记陈裕婷向记者娓娓道来。
从茅家村委翠坡村移植到高明村大红柑基地的老树青柑挂满枝头
8月21日,时隔9个月后,记者再次采访老树林,看到在海拔351米的这片300多棵老柑树林依然枝繁叶茂,青果挂满枝头。不同的是,原来坑坑洼洼的山路已被填平,进山的公路修成了硬化水泥路,路况比去年好多了。“也不见怪,去年这棵老柑树的鲜果每斤最高卖到25元,是普通柑果的3倍多,收入20多万元,仅这棵老柑树200多斤鲜果就卖得3000多元,所以,现在我们村的老柑树都成宝贝了。”陈裕婷向记者补充说道。
浦北县为每棵大红柑老树上“户口”
“近年来,极端天气已呈常态化趋势,很多地方的老柑树因年代久远、气候恶劣等因素逐渐凋零,而浦北县的大红柑老树却能在逆境中健康生长,这背后离不开浦北人民对老树的科学管护。”广西浦北县陈皮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黎世敏介绍,“在浦北,每一棵老树都享受着“SVIP”级别的待遇,通过制定严格的保护政策、加强日常巡查和维护、推广科学种植技术等措施,使得年过古稀的大红柑老树年产量超过200斤。目前,全县大红柑老树树龄超20年以上的达23万棵,30年以上的达6.89万棵,其中最老的已有73个年头,其果皮陈化后的橙皮苷含量达3.7%,挥发性物质共22种。”
在老树林被宠被溺爱的撬动下,浦北大红柑产业得到了蓬勃发展。
广西浦北县柑浦堂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大红柑加工车间一片繁忙
加工后的青柑皮,色泽依然艳丽
8月21日,记者在浦北县金浦龙茶业有限公司、广西浦北县柑多福茶业有限公司和广西浦北县柑浦堂健康产业有限公司等大红柑加工企业看到,明亮宽敞的加工车间内,工人们正忙着开果、挖肉、取皮、烘干、挑拣、打包装,现场一片繁忙。
浦北县金浦龙茶业有限公司大红柑加工车间
满怀期待加工的青柑果在排队中
“现在是青柑加工的季节,我们每天收购的青柑大约是6万—8万斤,现在市场行情价格是在三元至五元左右,每天工厂所需要的工人160多人,都是来自于我们当地的村民。浦北小青柑的质量非常好,很受市场欢迎,国内的很多企业都来找我们企业订购。”广西浦北县金浦龙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符敬森介绍说。
广西浦北县柑浦堂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加工企业晒场 工人们在翻晒青柑茶
广西浦北县柑浦堂健康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蔡秀文对记者说,公司青柑皮的产量每年都在四五百吨以上,现在做的青柑皮都是用仿生晒烘干的技术,它比传统生晒会更加的卫生、而且可以保证青柑皮的口感,而且青柑皮基本上是用来制作饮料,年轻人都比较喜欢。
浦北县万亩大红柑核心示范区航拍场景
浦北县平睦镇良村大红柑种植基地
行情价好催人勤。龙门镇林塘村是浦北县大红柑种植示范村,拥有丰富的管理和生产经验,今年全村满山遍野的大红柑树挂果累累,丰收在望。“我们村的大红柑树种植面积有7000多亩,去年年收入过百万元的农户有12户,全村柑果产值达一亿元。今年风调雨顺,加上管护到位,大红柑产量比去年高,品质也比去年好。”正在帮助果农装车运送小青柑的林塘村村党总支部书记容家良满怀信心地说。
浦北县陈皮产业展示大厅内产品丰富多彩
近年来,广西浦北县锚定“百亿元产业”目标,不断延伸陈皮产业链,狠抓招商引资,积极对接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拓宽销售渠道等多措并举,有力、高效地推进陈皮产业发展,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动力。浦北县陈皮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黎世敏介绍说:“目前,浦北县大红柑产业蓬勃发展,2023年鲜果总产量13万吨,干果皮总产量6500吨,陈皮产业产值突破40亿元,有5个产值超亿元村,285户超百万元户,2万多户群众从中增收致富。今年种植面积突破17万亩,预计今年大红柑鲜果产量达到16万吨,陈皮产业产值将突破60亿元。”
广西浦北县柑浦堂健康产业有限公司陈皮金库及储存中的陈皮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一轴两带三集群”的总体布局,对选种、育苗、种植、加工、研发、销售、产业融合等全环节进行详细规划,打造百亿陈皮产业。到2026年全县大红柑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以上,年产鲜果40万吨以上,可加工陈皮2万吨,实现陈皮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产值超100亿元。同时,高标准规划建设总面积4720亩的浦北陈皮产业园,努力打造中国一流现代陈皮产业园、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陈皮交易中心、中国一流陈皮康养旅游目的地。”浦北县副县长陆建绍表示。
高标准规划建设总面积4720亩的浦北县陈皮产业园
(编校:农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