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特产内参!

特产内参
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正文

“有事坐在树下说”

发布时间:2024-07-23来源: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作者:佚名

  

  村里有大树,乡愁留得住。在北京市密云区大城子镇,几乎每个村都种有上百年的老核桃树。在夏季夜晚或冬日午后,村民总会三三两两聚在核桃树下,歇歇脚、聊聊天,村庄的故事就在你一言我一语中流传开来。

  这几年,大城子镇党委一直在思考如何加强村级治理,搭建一个推动村级自治的民主议事平台。了解到村民喜欢聚在核桃树下聊天,镇党委便提出让村民“有事坐在树下说”,以此探索村级议事协商模式。

  为此,该镇选取了环境卫生良好、矛盾纠纷处理有力、乡村振兴潜力显著、群众参与度较高的庄户峪村进行试点,打造“核桃树下话和谐”平台,让群众与村委会、群众与群众直接对话沟通问题,遇到事情大家一起想一起论,最终凝心聚力一起干。

  干群坐成“同心圆”化解矛盾不再难

  庄户峪村村委会门前有一棵大核桃树,枝繁叶茂,就算在暑热最盛之时也能为地下投来一片清凉,多年来就是村民闲时纳凉、小坐聊天的聚集地。

  第一次在核桃树下开展议事活动,就让村民感受到与以往气氛不同。在这里既没有主席台,也没有会议室里的主次座位。村干部、村民小组长和村民代表围成一个“同心圆”,仿佛茶余饭后拉家常一般的亲切氛围。

  “先说说我家的事吧。马小龙(化名)家洗完衣服,总把脏水泼到外面,泡着我家院墙,冬天结冰还不安全,说了好几回他也不听,这事大家给我评评理。”村民马二生(化名)说。

  马小龙也不服气:“都是乡里乡亲的,你倒是好好跟我说啊,我之前确实没注意,可你上来就骂骂咧咧,我就没法接受。”

  像这种邻里纠纷的小事在村里比较常见,如果一开始处理不好造成两家“杠”上,将导致今后问题层出不穷。

  “远亲不如近邻,何况都是乡亲。你们两家一直处得不错,别因为芝麻大的事坏了情分。”在大家善意劝导下,两家最终达成和解方案:由马小龙在家门前改建一处小型储水池,将生活用水排到储水池里,避免再对马二生家院墙造成损害。

  “我们在核桃树下固定摆放一个小圆桌和几个小石凳,如果村民多了,就再准备几把马扎,大伙儿团团坐说说心里话,事情说开了,道理讲明了,群众气顺了,自然就和谐了。”庄户峪村党支部书记马占文说。

  村庄治理“共商量”致富路上一起闯

  庄户峪村依山傍水,共有267户521口人,在村里长期生活的有200多人,是个精致秀美的小村。林果是村里的主导产业,村民的经济来源主要是卖点儿干果水果,还有外出打工。村民心头所想的共同难题就是“如何致富”。

  来自首发集团的第一书记张秋杰,在2021年开始驻村工作后,每当有村民到核桃树下休息闲聊,他都会主动“凑”到跟前陪村民说说话,不知不觉间便对村情民意有了深入了解。

  “村里老百姓都盼着增加点收入,把日子越过越好。”2023年开始,张秋杰在村里发展了三块“试验田”。他把村里水浇地转了一个遍,选择三户共两亩地,分别引种了甜糯玉米、山东蜜薯、冰激凌萝卜这三种特色农产品。通过大量市场调研和销路推广,初步搭建起顺畅的销售渠道。

  试验田成功了,村民热情也被点燃了,纷纷找到张秋杰要搞特色农产品种植。

  今年开春后,大核桃树刚刚冒出绿芽儿,40户村民的9亩地就全部被张秋杰撒上了“金豆子”,老玉米经过品种改良,将成为庄户峪村又一新的经济增长动力。

  自“核桃树下话和谐”平台搭建以来,庄户峪村在矛盾纠纷排查调解、环境治理、维护稳定、社会发展等各项基层治理工作中都表现优秀。“村级党组织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干群关系更加融洽,打破了以往‘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同时村内矛盾纠纷被化解在萌芽状态,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不断提升。”大城子镇党委书记单维良说。


原文链接:https://nyncj.beijing.gov.cn/nyj/snxx/gqxx/543366056/index.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有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其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民事相应主体负责。特产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特时代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主办--全国特产行业信息化应用平台
特产内参特产内参 tcncw.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3596号-14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