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特产内参!

特产内参
当前所在:首页 > 特产策划 > 正文

人民论坛网评 | 把“三农答卷”写在基层大地

发布时间:2024-04-08来源: 海南省乡村振兴局作者:佚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强化农民增收举措,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农为邦本,本固邦宁。”脚踏实地做好“三农”工作,需要广大党员干部自觉扛起政治责任,深入思考“这里有什么”“群众盼什么”“发展靠什么”,用心用情写好乡村振兴“高分考卷”。

  找准坐标思考“这里有什么”,因地制宜写好“产业强村”的高分答卷。“各地推动产业振兴,要把‘土特产’这3个字琢磨透。”近年来,广东柏桥村以荔枝种植为支点撬动乡村经济杠杆、浙江安吉打造白茶品牌以“一片叶子富一方百姓”、陕西南沟村的苹果带领革命老区人民脱贫致富……根植于不断完善的“一村一品”顶层设计,千万乡村在基层大地尽显品韵风采。党员干部要持续做好“土特产”文章。“土”即基于一方水土,盘活“沉睡资源”、摸清“文化脉络”,真正守住乡土的魂。“特”是要突出地域特点,立足实际深挖人文历史、自然风光等特色因子,打造有辨识度、有核心竞争力的“金字招牌”。“产”即延长产业链,从深耕一产拓展至三产融合,不断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持续激活特色产业造血功能。

  脚步向下思考“群众盼什么”,由表及里写好“建设宜居”的高分答卷。“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从美丽乡村到和美乡村,乡村建设的内涵和目标进一步升级,更加强调“塑形”与“铸魂”并重。塑形,讲究一个“实”。要在保留原汁原味乡土风貌的基础上推进乡村建设,充分发掘和保护古村落、古建筑等遗迹遗存,留住乡土味道。同时,要坚持以“乡村建设是为农民而建”的理念,走村串户了解村民意愿,不断加强村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人居环境,让村庄焕发新颜。铸魂,则讲究一个“熏”的过程。要注重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以文化礼堂、村史博物馆、红色教育基地等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宣传活动,在潜移默化中使乡村文明沁人心脾,真正孕育农村社会好风尚。

  放眼未来思考“发展靠什么”,多元融合写好“治理护航”的高分答卷。“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也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乡村治理面广线杂、头绪繁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须积力所举、众智所为。聚焦治理主体,变“独唱”为“合唱”。新时代的基层治理强调“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需要以“人”为关键持续发力,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以点带面撬动群众力量,做到民事民议、民事民解,形成以上率下、齐心协力的生动局面;聚焦治理方式,化“单打一”为“组合拳”。要以德治为先导,将柔性教化融入乡风文明,引导村民崇德向善、见贤思齐。以自治为基础,让群众发扬“主人翁”精神,在参与公共事务中实现“当家作主”。以法治为保障,增强人民群众法治意识,形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良好环境。(作者:江天娇)

  原标题:人民论坛网评|把“三农答卷”写在基层大地


原文链接:https://fpb.hainan.gov.cn/fpb/c100485/202402/c3fa79a1bdbb4108a06b7fffe86e6b17.shtml?ddtab=true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有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其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民事相应主体负责。特产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特时代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主办--全国特产行业信息化应用平台
特产内参特产内参 tcncw.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3596号-14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