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特产内参!

特产内参
当前所在:首页 > 各地特产 > 正文

人间的烟火 家乡的味道

发布时间:2023-12-19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作者:佚名

  

  “这里制作的腊肠配料好、味道好,已经吃惯了这个味道。”今年80多岁的陈祖健老人拿着刚刚灌好的腊肠对笔者说。这些天,阳光正好,陈祖健老人赶紧把腊肠拿回家晾晒。

  

  陈祖健老人口中“味道好”的腊肠,出自兴业县葵阳镇葵中村龙村村民庞祖迁阿姨之手。笔者到访时,庞阿姨正忙着将村民拿来的猪肉制作成腊肠。其间,不时有村民拿着猪肉前来。

  庞阿姨说,天气晴好,忙的时候人更多,前来加工腊肠的村民要排队等候。每年中秋过后,加工腊肠的人越来越多,冬至前后人最多,一天要加工几百斤腊肠。

  

  制作腊肠的工序并不复杂,切肉、拌料、灌肠,再加上半个月左右的晾晒,色泽深沉、油光泛亮、咸鲜甘醇,透着日晒香气的腊肠就可以食用了。

  庞阿姨家制作的腊肠之所以受欢迎,是由于其独家配料秘方。因为吃惯了庞阿姨家腊肠的味道,陈祖健老人每年都会拿上十来斤猪肉让庞阿姨制作腊肠,本村及周边镇村不少村民都是她家的回头客。

  庞阿姨家的楼顶上,腊肠、腊肉、腊鸭满满当当,阵阵腊味特有的香气扑鼻而来。庞阿姨制作腊味30多年了,除了为周边客户“来料加工”,玉林、南宁等地的顾客则直接购买成品,有的客户一买就是几十上百斤,一年下来,庞阿姨家大概要制作5万斤腊味。

  腊味,留下阳光的吻痕,再被时间酝酿成独特的风味,充盈着一年丰收的喜悦。玉林人过年爱吃腊味,无论餐桌上多么丰富,只要有一盘鲜艳油亮的腊味,温馨和怀旧的感觉就回来了。对很多人来说,在有关家乡的味觉记忆里,“腊味”是最耐人咀嚼的一道。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yl/t17632415.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有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其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民事相应主体负责。特产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特时代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主办--全国特产行业信息化应用平台
特产内参特产内参 tcncw.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3596号-14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