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特产内参!

特产内参
当前所在:首页 > 热点话题 > 正文

梁平:竹笋满山采收忙 村民增收正当时

发布时间:2022-05-20来源: 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作者:佚名

  梁平龙胜乡上万亩竹林里的竹笋迎来采收旺季,村民们开启了采笋增收的幸福模式。近日,记者在龙胜乡公平村看见,满山竹林苍翠欲滴,一根根竹笋破土而出。村民们弯着腰,正麻利地采挖着竹笋。

  村民李庆林一大早就来到竹林采挖竹笋,当天就将采收的竹笋卖到村里的加工厂,1公斤鲜竹笋能卖2元多。“竹笋生长旺季我每天能采150余公斤,忙活半个月,预计能挣6000元左右。”李庆林一边忙着剥开刚采的鲜笋,一边算着账,脸上满是笑意。

  在公平村,竹笋带来的效益不仅仅是采收鲜笋。2008年,村民杨嗣彦和丈夫返乡之后,看准村里的竹资源优势和竹笋市场,在村里建起家庭作坊,专门加工竹笋,不仅解决了自己的生计,还解决了当地的竹笋销售难题。杨嗣彦介绍,她家每年能收购60吨鲜笋,加工后的干笋销往贵州、河南、福建等地,一年能收入10余万元。

  “这一个多月要从早忙到晚,虽然辛苦,但在家门口就能赚钱,还能带领村民们一起挣钱,很开心。”杨嗣彦说。

  据了解,像杨嗣彦家这样的竹笋加工家庭作坊在公平村有2个。去年10月,通过招商引资,公平村又引进了重庆钧阳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600平方米的竹笋加工厂房内杀青、烘干设备俱全,采笋时节,村民们采收的大量鲜笋卖到这里,加工后的腌竹笋、干竹笋售往全国各地,年销售额可达500万元。

  “我们厂可日处理带壳鲜笋100吨,这里的竹笋品质好、笋源近,村民无论采多少我们都能收,工人也是请的附近村民,可带动村民多渠道增收。”重庆钧阳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吕元钧说。

  近年来,龙胜乡利用丰富竹资源,大力发展竹产业,综合发挥竹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目前,该乡已完成低效竹林改造14000亩,引进竹笋加工厂和竹制品厂2个,年销售竹笋、竹制品及半成品3000余吨。


原文链接:http://nyncw.cq.gov.cn/zwxx_161/qxlb/202205/t20220519_1073295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有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其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民事相应主体负责。特产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特时代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主办--全国特产行业信息化应用平台
特产内参特产内参 tcncw.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3596号-14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