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特产内参!

特产内参
当前所在:首页 > 热点话题 > 正文

修炼十年问鼎全国最美家乡河 荣峰河的智与治

发布时间:2022-05-20来源: 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作者:佚名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家乡河。在家乡河中,荣昌荣峰河不是最长的,却是最靓的。今年,荣峰河作为重庆唯一的代表,入选全国最美家乡河。

  徜徉荣峰河,你很难将荣昌与缺水联系在一起,也不敢相信这里原来是臭水沟,但十年前这却是事实。痛定思痛,荣昌人踏上了为期十年的荣峰河治理之路。

  为了做好这道民生考题,荣昌组建了由人大、水利、环保、城管、文旅等部门专家组成的项目指挥部,从水体治理、河道优化、景观打造等维度,进行“一针一线”的打磨,终换来今天“一步一景”的最美家乡河。

  堵与疏

  要想水变清,堵与疏缺一不可。

  荣昌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告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要想荣峰河不再黑臭,必须堵住污染源,而这主要来源于工业污水河生活污水。

  在指挥部的调度下,水利部门、沿线各镇街社区,挨家挨户宣传环保,劝导居民不再乱排污水;通过建立河长机制,分片分段对辖区生活污水进行监管;相关施工单位,则全面实施沿岸地区“雨污分流”工程,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进行无害化处理达标后排放,堵疏并举,从物理层面消除生活污水直排荣峰河的可能。

  针对荣峰河工业污水的治理,荣昌同样堵与疏并举。

  荣峰河流经荣昌国家高新区板桥工业园区,为保护生态环境,荣昌区列出环保清单,环保达标的企业才能落户。对园区存量企业,同样制定严格的减排目标,通过清洁能源和污水处理并举的方式,为荣峰河“洗心革面”打下基础。

  灵与动

  家乡河,必定是有故事有灵魂的河。

  荣昌人津津乐道的昌州文化,就发源自荣峰河。

  因此,在治理荣峰河时,荣昌人赋予了这条河以灵魂。以荣峰河支流玉带河为例,这里原本是废弃矿坑和杂草丛生的小溪。

  荣昌区没有简单地一挖了之,而是围着矿坑雕琢景观,再将周边水系进行串联设计,打造成兼具叠瀑和河塘的水公园;随后,围绕“生态—人文—游憩”一体化思路,以荣昌特有的棠城文化为主题,打造出盛世棠城、醉美海棠、玉带烟雨三个景点。

  荣昌夏布小镇、荣昌八景、荣昌人大文化生态园等独特景观,同样令荣峰河“蓬荜生辉”,其中的荣昌人大文化生态园,是全市唯一的人大制度宣传主题园。

  荣昌水利局副局长何可仁透露,人大生态园来源于荣昌区人大邓启才的创意,这位土生土长的荣昌人,也是荣峰河治理的牵头人,对家乡一对一木都爱不释手,工作不忙的时候,早、晚两次都会去荣峰河“巡河”,不放过每一个细节。正是在这样的倾情投入下,才有了荣昌人大文化生态园,园内景观植被以海棠、竹、三角梅等特色植物为主,河岸栽种有大量千层金形成“黄金水岸”,棠城步道上方的“丹霞花廊”则栽种红色为主的开花植物,凸显城景融合。

  融与容

  荣峰河是荣昌城的“血脉”,滋养着“城”里的人。

  猪文化长廊、百竹园、海棠文化景观等一座座生态公园,为荣峰河补足了景观和文脉。

  园在城中,城在园中。荣昌市民是幸福的,他们不仅依河而居,走路十分钟就能走进公园。多位接受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采访的市民,都对荣峰河治理的包容度给予了认可。

  两位原住民,因河道治理动迁,但他们享受了原拆原住的待遇,就地进行住房安置,免去“背井离乡”之忧的同时,享受到了治理后的公园新家;家住荣峰河边的郭婆婆,十年前的房子不值钱,现在升值了几倍,但她舍不得卖,因为这是最好的宜居地。每天早晚,她都可以从家里出发,沿着荣峰河的不同方向散步。

  更多的荣昌人,则将迭代后的荣峰河,作为文化活动的首选,吹拉弹唱的爱好者,随处可见;跳交谊舞、广场舞的市民,也与河的灵动相映成趣,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文与旅

  荣峰河满足了荣昌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好的东西值得分享。

  早在五年前,荣峰河就被水利部评为“国家水利风景区”,如今又摘得“全国最美家乡河”的金字招牌,这是对荣昌家乡河十年之“治”的最好回报。

  荣峰河风景区,集亲水、休闲、观光、运动、科普、教育、商业、度假为一体,由国宝猪文化展示区、荣昌历史文化展示区、荣峰河亚行生态休闲区、东湖湿地海棠文化休闲区、峰高河生态涵养区五个区域组成。两岸经过城市、公园、农田等不同的用地类型,形成一幅每段风情风貌各异的长画卷,实现了“绿水青山、碧水蓝天、水在城中、城在绿中、人在景中”的城市水生态。

  荣昌区人大副主任邓启才透露,接下来将着手谋划“重庆市河长公园”,为荣峰河增添新的主题景观园。

  荣峰河,就像一根线,串起了荣昌景城融合的精华景观,是昌州人的福祉,亦是游客打卡的胜地。

  所以,荣峰河,不只是一条河,荣昌人赋予了它更多。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羊华/文


原文链接:http://nyncw.cq.gov.cn/zwxx_161/mtbb/202205/t20220520_1073805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有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其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民事相应主体负责。特产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特时代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主办--全国特产行业信息化应用平台
特产内参特产内参 tcncw.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3596号-14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