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特产内参!
近日,翔安区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福建分院共建乡村振兴基层干部培训研学基地签约仪式在内厝镇锄山村举行。双方签订《共建乡村振兴基层干部培训研学基地协议》,将开启合作共赢的乡村振兴新篇章。
双方将通过创新模式、整合资源、构建机制,打造“东南沿海培训示范基地”,创建有地方特色、有专业水平、有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融合互促的“三农”干部培训新模式。
签约前,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考察组在翔安紧锣密鼓地调研了大嶝、大宅、香山、澳头、锄山,全面了解翔安区近年来的乡村振兴工作情况及特色做法,高度认可了翔安乡村振兴在组织振兴和文化振兴工作方面的成效。
中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院长赵磊表示:“ 翔安区委区政府对于中央政策的把握非常精准,对于中央一号文件落实非常扎实,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尤其在组织振兴和文化振兴方面走到了全国的前列,彰显出了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如在组织振兴工作中,坚持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在乡村建成多个农村党校,同时把新时代主题内容和精神以沉浸式的体验方式融入党建和党课之中,在创新探索中做到了与时俱进。此外,积极创新探索基层党建新模式,形成了可推荐、可学习的乡村振兴‘翔安经验’。”
近年来,翔安区分三批次投入17.61亿元,高标准建设22个省市试点示范村和5条乡村振兴动线初步形成了“山、海、田、厝”四大圈层布局,并与北部山体、南部海岸发展轴相互串联形成良好的互动发展格局,形成以点串线、连线成片的示范带动效应。
“田”以大宅社区为典型,打造福建省最大火龙果连片种植基地,大力发展乡村游,打造“民宿+产品”等乡旅配套项目。
“海”以澳头社区为典型,对社区进行统一规划,重点打造海洋高科、海洋文旅、海洋渔业三大支柱产业,形成海洋文化+艺术科创乡村旅游特色品牌。
“山”以锄山村为典型,立足“三色”,打造高山乡旅标杆。通过引进国贸公司运营乡村党校,打造红色名村。
考察组也从规划、技术、人才等方面,对翔安区进一步提升乡村振兴工作,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做足长远规划,一张蓝图绘到底;加强综合社会治理,联动综合执法;树立龙头与典型,打造强大的集体经济;提升全域旅游概念,推进区域旅游系统性引导等等。这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将成为今后翔安区乡村振兴发展的新方向。
以共建签约为契机,开启翔安乡村振兴新篇章、绘就乡村发展的美丽新蓝图。(微翔安,业翔民安)
编辑:陈志华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