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特产内参!

特产内参
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正文

厦门翔安:打造乡村振兴“样板区”

发布时间:2022-03-21来源: 福建省农业农村厅作者:佚名

  翔安区作为厦门市农业农村比重较大的区,积极利用独特的“山、海、田、厝”等优质资源禀赋,深入实施“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行动,着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速、提质、提效,打造乡村振兴“样板区”, 努力为厦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做贡献。

  一、做好“山”文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翔安北部以大帽山、锄山、香山、鸿渐山为主的山地资源优势突出。新圩镇大帽山在厦门市首创“市级国企+区级国企+国有农场”联合开发休闲农业的新模式,利用村民整村搬迁后留下的村落,导入“休闲农业+文旅+居住”的田园综合体产业模式,带动周边农村发展。所以,翔安区要进一步利用山地优势,整理各方力量,充分挖掘山区村庄绿色资源、红色资源和传统闽南文化资源,串点成线,打造高端休闲农业体验综合体,带动山村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做好“海”文章。厦门因海而生、向海而兴。翔安海岸线约占全市三分之一。在海域退养后,翔安以澳头社区为试点,深挖本地海洋文化和华侨文化内涵,着力美术、美食、美居“三美推进”,特别大力发展海鲜餐饮业,吸引了近20家餐饮业品牌店入驻,每年营业额约9000万元,带动300多人转产就业,推动澳头退养渔村实现生活富裕。所以,翔安区要进一步深度挖掘沿海村庄自然人文景观和民俗、文化等要素,深化可落地项目,积极包装开发特色旅游、艺术、休闲、餐饮等产业,打造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

  三、做好“田”文章。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也是基础。翔安拥有耕地面积约12万亩,大片良田形成有特色的农产品种植基地。新店大宅社区着力做强火龙果产业,1400余亩基地为全省最大火龙果连片种植基地,并延伸产业链条,开发衍生品,大力发展乡村游,年产值达4000多万元,成为带动村民共同富裕的支柱性产业。所以,翔安区要进一步立足耕地实际,大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并着力发展特色农业、都市农业,努力拉长“一产”链条,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释放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四、做好“厝”文章。“厝”就是指闽南传统民居。随着厦门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岛外一些农村遗留下不少闲置闽南老宅。翔安内厝镇黄厝村通过集中收储闲置老宅,吸引陶艺、砖雕、漆画等文创工作室相继入驻,打造“艺匠小镇”,用文化再造乡村、用艺术赋能乡业,村庄接待游客量约30万人次以上,年产值约1000万元。所以,翔安区要进一步着力探索盘活闲置老宅的有效途径,统筹本地环境、产业、文化等特色和优势,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跟农村特色产业发展联动,因地制宜、各展其效,努力唤醒“沉睡”的农房资源,让闲置“老厝”成为富民的“黄金屋”、强村的“新引擎”。

  推动乡村振兴是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翔安区正在以“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行动为有力抓手和强大动力,围绕厦门岛外农村的优势和潜力,努力探索乡村振兴路径,更快、更优、更实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在纵深推进“跨岛发展”中展现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靓丽风采。(福建学习平台,翔安区经济研究中心 叶志勇)

  编辑:陈志华

  附件下载:


原文链接:http://nynct.fujian.gov.cn/xxgk/gzdt/qsnyxxlb/sm/202203/t20220318_5862635.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有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其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民事相应主体负责。特产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特时代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主办--全国特产行业信息化应用平台
特产内参特产内参 tcncw.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3596号-14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