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特产内参!
近年来,大田县围绕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立足线路沿线资源禀赋,凸显“游古村落·品美人茶”主题,坚持“一富五好”目标,按照“点上出精品、线上有特色、面上再提升”思路,综合施策,精准发力,打造宜业、宜居、宜游的乡村振兴“串点连线成片”重点示范线,实现村财增收、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一是突出自我“造血”,拓展创收基地富村财。积极探索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发展模式和运行机制,整合、盘活、转化村级涉农资金、资产、资源,大力开展股份合作,拓宽股本来源渠道,最大限度盘活存量,做足增量,建立和拓展稳固的自有村财收入基地,切实增强村级自身“造血”功能,持续做大做富集体经济,确保村级组织有更多钱为民办事,增强村级组织服务百姓、凝聚民心、行稳致远的号召力、引领力。
二是突出“一村一业”,培育受益持久好产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用好产业帮扶政策,扶持建设脱贫人口参与度高的产业项目,努力将脱贫攻坚示范点提升成乡村振兴示范点。加强资源要素整合,优化配置,每个村建立1-2个能让多数村民长期从中获益的主导特色产业,通过“产业+旅游、研学、电商”等形式整合发展方式延伸链条。同时,探索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方式整村抱团式发展。示范线上的村围绕打造大田美人茶核心产区目标,用好中国高山茶之乡、中国美人茶之乡、“大田高山茶”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等国字号品牌,实施一批茶园改造、茶叶加工集中区等项目,形成茶产业发展新格局。阳春村提升“数字阳春”建设水平,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持续推进“互联网+农业”并带动周边村庄发展个性化认养农场等新型业态;和洋村要依托中国高山茶城,积极打造“一村一品”茶叶生产专业村;屏山内洋村依托“大仙峰·茶美人”国家AAAA级景区,进一步推进茶旅融合发展生态旅游;济中村、济阳村要突出用好“济阳黄花菜”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品牌,大力发展黄花菜产业,并依托“灵动济阳”国家AAA级景区,加强古村落、古民居的保护与利用,加快引进实力较强的运营实体,提升问佛谷等新景点,持续打造“灵动济阳”综合品牌,争创更高级别景区。
三是突出“一村一品”,建设风貌宜人好民居。管护用好村内古厝、古堡、古桥、古树等自然和文化风光,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和农村建设品质提升工程,在阳春、内洋、济中、济阳等村实施一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抓好吴山镇全镇域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落实“两统筹、两统管”农房规划建设管理机制,村庄内各种功能区划布局要合理,特别是民居建设要错落有致,院落围栏、立面外墙装饰要融入村庄主视觉要素,做到既美观又有品位;全面推行“房长制”,严控新增裸房,整村推进既有裸房整治,逐步实现村主干道、重要节点、重点区域范围内无裸房。建立健全村庄保洁长效机制,每月末开展一次“清沟扫地摆整齐”常态化村庄清洁行动,全面推行鸡鸭圈养、工具入库、杂物摆齐和篱笆不乱围、垃圾不乱弃等做法,创建美丽庭院,保持一个随时可看好环境。
四是突出“一村一景”,保持生态自然好山水。全面实施绿化工作,强化山上植树造林,抓好村庄绿化,从改善居住环境、发展庭院经济和乡村旅游业等方面入手,在道路、河道、公共场所和房前屋后种植花草、珍贵树种和优良乡土树种,管护用好村“风水林”,推进绿盈乡村创建。推行“林长制”,特别要注重引导村民把种庄稼变为“种风景”、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建成一批观光带、景观廊、体验区,推动村庄景区化建设。落实“河长制”,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区、水源涵养区的治理和保护;开展河道水沟清理,提高生态自净的能力,水质达到功能区标准,着力体现生态性、自然性和亲水性。深入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和畜禽养殖污染,控制化肥农药使用,促进农业和农村污染减排;水田农闲季节种植绿肥和油菜等农作物,增进土壤肥力,美化田园风光。
五是突出“一村一治”,打造坚强有力好组织。以吴山镇阳春村为示范,打造“一个引领(党建)、两化支撑(智能化、网格化)、三治结合(自治、法治、德治)”的“123”乡村治理模式。大力实施优秀人才回引工程,发挥他们在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等方面的引领作用。深化“跨村联建”党建模式,以大村带小村、强村带弱村、富村带穷村等形式,重点推进吴山数字党建赋能乡村振兴、屏山红色党旗引领绿色发展等“跨村联建”党建示范点建设。用好科技特派员制度,济阳村、济中村要对接好中科院谢华安院士及其工作站,引进和示范推广农业新品种;和洋村、阳春村要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陈春梅创办的大田美人茶研究所,为茶农就近提供技术服务;内洋村要以台企江山美人有限公司为载体,进一步推进闽台茶叶技术交流。积极培育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和骨干人才,壮大“新农人”群体,增强联农带农作用。全面推广“居民夜谈会”制度,搭建“说事”平台、明确“议事”范畴、规范“办事”流程,形成“居民说事、组织管事、合力办事”的良性自治局面。
六是突出“一村一韵”,形成内在有魂好模式。从村庄历史演变、家风祖训、村规民约、人文传说、自然景观等方面深入挖掘特色内涵、灵魂脉络、故事经典,提炼出乡村的“魂”。示范线各村要深入挖掘朱德率领红四军出击闽中途经屏山、吴山、济阳等乡(镇)的红色文化资源,特别是阳春村要挖掘提升肉身菩萨章公祖师故里资源,济中村、济阳村要用好中国传统村落和省级历史文化名村资源,提炼出与众不同、别于他人的元素符号,结合农村群众性文明创建,融入到村庄的各个角落。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