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特产内参!

特产内参
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正文

全面提升农产品冷链物流仓储保鲜能力

发布时间:2022-03-14来源: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作者:佚名

  

  伴随持续性消费升级,我国已成为全球首屈一指的肉蛋奶及蔬菜、水果消费大国,但流通环节的损耗也触目惊心,每年我国都有约30%的生鲜农产品损耗在流通环节。因此,如何提升生鲜农产品仓储保鲜和冷链物流能力、减少流通损耗、提升生鲜农产品品质,进而达到推动产业发展、助农增收的目的,成为两会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推动冷链物流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表示,目前我国冷链物流产值达2600亿元,在“十四五”末期将超5000亿元。因此他建议应加大对社会化专业冷链公司的扶持力度,加大对冷链物流行业的专业化、规范化管理,达到推动行业标准、提升行业运营效率、为相关行业提供好基础保障的目的。

  针对传统生鲜农产品流通格局,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建议应建立东西部间生鲜农产品直达快速通道。

  从技术层面来看,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首农食品集团知联会会长唐俊杰针对目前冷链行业存在的对“氨制冷剂”的“非理性限制”提出了建议。“使用绿色、低碳、高效的氨制冷剂是推动冷链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一直以来氨制冷剂都是冷链行业的主流选择。”

  以冷链物流建设带动产业提质增效

  被称为“大别山牧羊女”的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罗田县锦秀林牧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锦秀对家乡的黑山羊产业尤其关注,她认为虽然多地特色产业都做起来了,但产业链延伸还不充分。“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较低,产地初加工意识不强,同时基层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相对滞后,直接影响农产品品质保障和流通效率。”刘锦秀说。

  因此她建议加快培育专业化、市场化社会服务组织,向市场信息、冷藏保鲜、冷链物流、加工营销等领域拓展;同时推动产业链延伸,加强农产品产后商品化处理设施、冷链物流设施、末端零售网点等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发展加工、物流、储运、销售、信息服务等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对于前几年大批“落地生根”的脱贫产业项目,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参事、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食品营养研究所研究员李武建议,除了继续加大对农业产业项目的支持力度,也应关注农产品产后保鲜与加工对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影响。

  “很多水果、中药材等都是脱贫致富的好产业,现在它们盛收期陆续到来,集中上市肯定会出现价格波动,因此应大力发展农产品保鲜与加工业,改变农产品多以‘初级产品’进入市场的局面,从而提高产业整体效益。”李武表示。


原文链接:http://agri.jl.gov.cn/xwfb/xyyw/gnyw/202203/t20220314_841139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有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其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民事相应主体负责。特产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特时代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主办--全国特产行业信息化应用平台
特产内参特产内参 tcncw.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3596号-14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