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特产内参!

特产内参
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正文

海归回乡种蘑菇,这个怀柔姑娘的菇棚年产值过亿

发布时间:2022-03-14来源: 北京市农村农业局作者:佚名

  

  在国外学习、生活了10年后,怀柔姑娘董伟回到了家乡。盖大棚、养新菇、参加竞赛拔头筹、尝鲜高端菌种……经过12年耕耘,董伟的菇棚盖到了河北、贵州等地,总面积达14000余亩,年产值超过4亿元。

  

  一头利落的短发、身姿笔挺、笑容明媚,出生于1983年的董伟给人的第一印象很飒。8日下午,记者跟随董伟来到怀柔区庙城镇王史山村的温室大棚里,只见一个个小伞般的蘑菇从土中钻出来,顶盖看上去皱皱巴巴,菌柄笔直呈象牙白色,村民们手持特制的小弯刀,娴熟地将菌从根部割下,一会儿就装满一筐。

  “这是羊肚菌,一种珍稀食用菌品种,闻起来有一股淡淡的香味。”董伟略带神秘地说,自己这里有不少“宝贝”。钻进一个个排列整齐的大棚里,黄澄澄的金耳、肥嘟嘟的赤松茸、香气四溢的灵芝、仿佛穿着白裙的竹荪……让人大开眼界。

  选择回乡种蘑菇前,董伟曾在加拿大留学,也在国外有一份不错的工作。“跟亲友聊天,发现大家对食品安全都很关注,大家更愿意为健康的食物付费。”董伟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个机会。2010年,董伟带着自己的创业梦想回国了。跑遍怀柔的十几个镇乡、近百个村子,最终选中庙城镇王史山村作为种植基地,从香菇养起。

  

  买材料、建大棚、学习菌类种植知识……董伟经历了众多的“人生第一次”。第一批蘑菇出棚,因品质良好被销售一空,成功收获第一桶金。董伟紧接着成立了北京森海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带领周边村民一起种植菌类。

  为了使社员能够熟练掌握专业的种菇技术,董伟多次组织专业技术培训班,并邀请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的老师为全体社员授课。她还带领社员,通过与专家的沟通与研究,培育出错季栽培品种“新20香菇”。

  经过不断努力,他们生产的香菇通过了有机认证,并参加北京市食用菌高产创建竞赛获得一等奖;同年,董伟还荣获北京市农业局颁发的“北京市食用菌种植能手”称号。

  

  随后,董伟又陆续开始在河北省承德市丰宁、围场、兴隆等县的20多个村庄建设菌类种植基地。“承德又是怀柔的对口帮扶地区,当地的环境挺适合菌类种植。”董伟说。目前,承德的菌类种植基地面积已达12000余亩,带动当地1万余村民就业,每年可创造3亿多元的经济效益。

  如今,董伟在贵州黔西南州、黔东南州、毕节市等地也建设了菌类种植基地,带动当地5000余人就业,年产值可达1.2亿元。

  “未来我们还将探索更多种植品类,我们现在已经和农业研究院达成合作,将在北京种植基地试种含叶酸的玉米。”董伟说。


原文链接:http://nyncj.beijing.gov.cn/nyj/snxx/gqxx/21244552/index.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有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其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民事相应主体负责。特产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特时代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主办--全国特产行业信息化应用平台
特产内参特产内参 tcncw.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3596号-14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