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特产内参!
9月下旬以来,我市全域连续出现两轮持续降雨天气过程,累计降雨量超200毫米,超过历年平均降雨量的30%,部分区县雨量突破历史极值,全市降雨量、持续时间为近60年来最大最长,造成土壤水分饱和,局部农田积水,给秋收秋种带来困难。为有效应对连阴雨天气,确保我市粮食面积、产量双确保任务顺利完成,10月9日,西安市委农办、市农业农村局发出应对连阴雨天气抢收抢种的紧急通知。
通知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区县要高度重视当前秋收工作,要加强组织领导,从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的大局出发,切实增强抓好当前抢收抢种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坚决贯彻农业农村部有关要求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立足抗灾夺丰收,把应对连阴雨、做好抢收抢种作为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广泛动员,迅速行动,挂图作战,把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抓紧组织人力,开展抢收抢种,确保秋粮应收尽收、颗粒归仓,确保秋冬播应种尽种、面积稳定。
二、广泛宣传发动
各区县、开发区要通过电视、广播、微信等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对当前天气状况以及抢收抢种使用的农机、农艺技术措施开展宣传,营造抢收抢种的舆论氛围;要发动镇街政府、村两委会的作用,广泛组织农民群众投入到抢收抢种行动中来;农业农村部门要会同水务部门共同研究农田排水的办法,想方设法排除农田积水;要动员在校中小学生,利用研学、体验农耕文化、把劳动课上到田间地头等方式,帮助农民群众开展人工抢收玉米;要宣传玉米适宜机收技术、玉米收后晾晒、小麦晚播、小麦半适应条件播种等技术,积极应对田块温度大、土地泥泞的情况,做到组织发动到位、宣传指导到位,为抢收抢种打好基础。
三、加快秋收进度
各区县、开发区要组织各镇街村组,逐个地块摸清秋粮作物成熟时间、土壤墒情、田间积水等状况,进一步细化抢收方案,分类施策,抢收快收。对墒情适宜的地块,充分发挥农机合作社、机耕服务队的作用,加快机收进度,提高机收质量,减少机收损失。对土壤湿度偏大、机械能够进田的地块,调集履带式等收割机或者对现有收割机进行适当改装,抢晴抢时收获,确保成熟一块收获一块。对田间积水严重、短时无法排水或局部倒伏地块,组织动员人工收获。收获后指导农民及时通风晾晒,有条件的地方进行烘干作业,防止发芽霉变。
四、落实秋播面积
要按照“宁早勿晚、抢抓农时”原则,加快推进秋播进度。对墒情适宜地块,要压茬推进玉米收获和小麦播种,扩大适播面积。对土壤湿度过大地块,要适时深松散墒,沥出耕层滞水,做到适墒播种。对田间积水严重的地块,要动员各方力量,抓紧抽排积水;对一般积水地块,尽快疏通沟渠排水,开挖深沟沥水,为农机尽快进地创造条件。对农时紧、劳动力缺的地区,要通过组织帮扶队、代耕队等方式,开展代耕代种等社会化服务,确保冬小麦面积种植任务完成。
五、提高播种质量
要组织专家和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蹲点包片,因地因时因墒制定有针对性的技术方案,面对面、手把手地指导农民落实关键措施。针对部分地区播期推迟、晚播面积大的情况,指导农民落实“四补一促”的晚播小麦技术,选用早熟品种、以种补晚,提高整地质量、以好补晚,适当增加播量、以密补晚,适当增加底肥、以肥补晚,加强田间管理、一促到底。针对土壤湿度大,土传病害风险增加的情况,指导农民落实种子包衣、药剂拌种等技术,做到关口前移,防在前面。同时,以绿色高质高效行动为抓手,大力推广小麦宽幅精播、秸秆还田、配方施肥、种肥同施、播后镇压等标准化技术模式,努力提高播种质量,力争实现一播全苗。
六、开展指导服务
近期,市农业农村局成立由局领导带队的8个指导服务组深入区县开展“三秋”工作指导,帮助区县解决秋收、秋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各区县农业农村系统领导干部要深入一线、靠前指挥,要下派行政、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农业生产指导,帮助群众解决农业生产过程遇到的问题,帮助困难群众和在外务工无法返回的农户开展抢收抢种,确保秋收秋种工作不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