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特产内参!
8月24日,高县可久镇红意村层层叠叠的桑园内,养蚕大户黄茂强正在忙着采摘桑叶。
“今年,我已经喂了三批蚕子了,收入近10万元。”黄茂强乐呵呵地说,养蚕辛苦,但钱来得快,现在养的是今年的第四批蚕,过几天就又卖蚕茧了。
养蚕是黄茂强家主要经济来源。近年来,随着科技养蚕技术的大力推广,再加上多年的养蚕经验积累,黄茂强成了该村的养蚕大户和养蚕“土专家”。
“今年蚕桑行情好,每批蚕,我为邻里乡亲共育小蚕收入近2万元,自家养12张蚕种卖蚕茧收入近3万元……”满脸丰收喜悦的黄茂强扳起手指算起了账,除去请人帮忙的工资,仅凭养蚕一项,今年他家养蚕收益应不少于20万元。
蚕桑历来是该县农业五大特色优势产业之一。在可久镇,像黄茂强这样的养蚕大户不止一户。今年,该镇前三批蚕共产茧7万余公斤,总产值超720万元。
高县是“中国蚕桑之乡”“全国优质茧丝绸生产基地重点县”,全县现有优质桑园22.7万亩,覆盖13个镇、134个村、近3万户10万蚕农,有万亩蚕桑重点镇9个、千亩蚕桑专业村98个,蚕桑产值千万元以上的村35个,已建成罗场、嘉乐、庆符、落润、蕉村等5个“万亩蚕桑示范区”。蚕桑产业已成为该县种养殖业中覆盖面最广、从业人口最多、增收见效最快、助推全县接续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去冬今春,该县紧扣农民增收目标,早谋划、早部署,蚕桑生产立足“良种良法”,各蚕桑产业镇狠抓蚕桑“三冬”管理,引导广大蚕农施用复合肥、农家肥,提高桑叶的产量和品质,为全年蚕茧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蚕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和蚕农家中,加大科技养蚕推广力度,手把手指导、面对面示范,为广大蚕农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的科技养蚕技术指导服务;以“小蚕共育+仪评收茧”为重要抓手提高蚕茧的单产和质量,全县小蚕共育面达80%以上,蚕农蚕茧量质双提升,实现了蚕桑产业持续发展、蚕农持续增收、龙头企业增效的多赢格局。
截至目前,该县已发放蚕种11.9万张,产茧534.9万公斤,同比分别增长2.2%、2.6%;蚕农售茧茧款收入2.88亿元,同比增收1.12亿元,增长63.6%。
原文链接:http://nyncj.yibin.gov.cn/qxdt_86/gx/202108/t20210830_1636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