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特产内参!

特产内参
当前所在:首页 > 市场动态 > 正文

东安“云上梯田”的美丽蝶变

发布时间:2021-09-17来源: 永州市人民政府作者:佚名

  

  

  

  

  

  

  

  

  

  

  

  湘桂古道,百年传承,烟雨梯田,梦幻家园。

  9月3日,塘家梯田拉开了秋收的序幕,村民抢抓农时收割稻谷,及时组织转运晾晒,并加工碾米,颗粒归仓,一派丰收景象。层层叠叠的梯田中,金黄的稻田与峰林、民居、村舍、古树、村道交相辉映,呈现一幅恬静的田园美景。

  

  塘家梯田,位于永州市东安县舜皇山国家森林公园塘家村,距离东安城区50公里。塘家古村群山环绕,地处800多米的舜皇山腹地,梯田线条优美,蜿蜒迂回,木屋黛瓦,云雾缭绕,气势磅礴,有着“云上梯田”的美誉。

  塘家梯田旅游资源丰富,以前由于没有进行旅游开发,村民种田收入微薄,生产艰难,村里人纷纷选择外出打工,或将稻田改种经济林,或将稻田改作旱地,造成田荒了、景废了、村空了,山外人不愿来,山里货出不去,村民们守着美景山珍受穷。

  

  2019年以来,东安县对塘家梯田启动了梯田提档升级改造工作。通过实施“退林还田”“复垦耕田”“兴建水利”“完善交通”等措施加大塘家梯田原生态风貌保护力度,曾经破坏的梯田“七星捧月”独特景观得到修复,昔日荒芜、废弃的梯田,全部复垦耕作。

  该村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扎实落实精准扶贫工程,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对灌溉源头、耕作稻田、房屋外饰、标识标牌、观景平台、公路建设和梯田间景观布局等进行优化提升,让塘家村重新焕发生机,成为乡村旅游胜地。

  

  如今,塘家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往村民扛着锄头“靠天吃饭”,现在端起旅游这个“金饭碗”。村道宽了、路灯亮了、梯田美了、钱包鼓了、农民乐了,村民熏腊肉、售香米,生活富裕,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人人脸上洋溢着甜蜜幸福的笑容。

  村民胡其泉喜滋滋地告诉记者,好日子一年更比一年好。

  “开办农家乐收入5万,售卖大米3万,土特产2万元,两头土猪卖了1.5万,我两老口一年的收入达到11万,比外出打工强多了。”70岁的胡其泉掰着手指头打算盘,夫妇俩一脸喜悦。

  “以前我家种的稻谷,120元一百斤都卖不掉,现在局里统一收购、包装、销售,价钱涨到了300元一百斤,还供不应求,你说变化大不大。”村民陈孝红是种粮大户,说起旅游开发带来的好处,连竖大拇指。

  

  “在旅游旺季,我们这里一桌难求,家里腊肉、鳝鱼卖到脱销。”村民胡其兵坦言。现如今,塘家梯田家家户户,通水、改厕,扩建厨房、改造房屋、改善环境、开办民宿,待规模扩大后,还计划外出学习经营经验。“现在塘家梯田过的是神仙般日子,游客多了、路子宽了、收入多了,我们愿意留在家乡,这样既能赡养年迈的父母,还能照顾年幼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胡其兵妻子唐小云接过话题说道。

  随着乡村旅游红火,摄影师爱好者、画家和游客等纷纷沓至,本地的农产品随之畅销,村民收入水涨船高,成为农民就地就业的重要渠道,在外打工的塘家人纷纷选择返乡创业,从事旅游、餐饮、民宿、电商、种植和养殖。

  

  东安舜管局顺势而为,成立塘家梯田香米生产合作社,注册商标,打响品牌,优化包装,将塘家香米推上市场,深受消费者欢迎,价格翻倍,变成爆款,走出了一条因地制宜发展产业之路,全村人人受益。

  2021年5月,东安县派乡村振兴工作队进驻塘家村,工作队紧紧围绕“推进乡村旅游与红色文化融合发展、建设美丽塘家山、提升村民幸福指数”等情况开展走访,详细了解发展底蕴、发展潜力、实际困难和村民诉求等,多方论证规划乡村振兴两年规划和当年计划。

  

  驻村工作队长魏远斌介绍,“我们决心在红色文化的引领下,将群山环绕、层层叠叠,阡陌纵横、星罗棋布、巧夺天工的梯田开发好;将错落有致的十多栋木楼保存好;将上千年的红豆杉、银杏等珍贵林木和竹林利用好;将融传统农耕文化、古色乡村、绿色田园、红色家园于一体的乡村文旅产业开发好,为乡村振兴夯实更加雄厚的产业基础,力争让塘家梯田乡村旅游更加“火”爆。”

  

  近年来,塘家梯田原生态农耕文化和乡村美景成为不少游客,亲近自然、感受民俗、放空心灵和休闲度假的首选地。2020年,塘家村接待游客达3万余人次,带动村民户均年增收2.6万元以上,带动村集体增收20万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乡村振兴让老百姓既看得见又摸得着,内生动力激活了,群众担当起乡村振兴的主角,乡村振兴建设的成果最终惠及全体村民群众。东安塘家村继续擦亮秀美底色,瞄准高颜值建设高品质,将塘家梯田打造成为远近闻名的美丽家园,让网红村变成常红村,让村民群众的旅游饭吃得更香更甜。

  (通讯员 登峰 谢助民)


原文链接:http://nyw.yzcity.gov.cn/nyw/0203/202109/67679c3f25e14602ae57ec5c49fa7293.shtml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有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其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民事相应主体负责。特产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特时代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主办--全国特产行业信息化应用平台
特产内参特产内参 tcncw.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3596号-14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客服QQ:871104617